微资讯!“在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挖呀挖呀挖” 南京秦淮区积极探索有温度的城市更新

2023-05-09 14:22:12     来源:中国江苏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个国家级、7个省级、10个市级更新试点项目,数量位居南京市第一……近年来,南京秦淮区积极探索有温度的城市更新,小西湖、国创园、新门西等这些由城市更新而来的秦淮新地标,既时尚又有温度,兼具历史感、文化味与烟火气,成了南京新晋“网红”打卡地。

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省、市对城市更新工作的相关部署,大力推动南京城市更新建设发展,研究探讨城市更新建设及长效运营机制,5月6日,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、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主办的“秦淮更新 共享发展·第二届有温度的城市更新论坛”在南京举行。活动现场,业内权威专家共话南京城市更新建设发展,研讨当下城市更新解题路径。

南京秦淮区委常委、副区长,市南部新城管委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顾安国在致辞中表示,作为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和老城区,秦淮既面临历史风貌保护和人居条件改善的双重挑战,也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和部分存量土地低效利用的“两难”局面。秦淮将聚焦民生保障、文化传承、产业提升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,继续在更新投融资、组织推进等机制上深化探索,加快走出具有秦淮特色的发展路径。

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,江苏省设计大师,南京大学教授、博导张京祥则认为,城市的老城区空间饱和,产业发展与转型压力大,城市更新是唯一的破题方式。南京因自身发展的现状特点,其城市更新的实践可以为国内更多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方案,因此更加肩负使命。城市更新不能“就项目论项目”,要实现全域全要素的协同,包括资金的动态平衡,例如纯投入民生项目和高收益的发展项目搭配经营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、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刚在演讲中也指出,由于城市更新项目即期资金平衡难,建议支持参与更新的经营主体提高物业持有比例和期限,以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更新改造的投入。

2021年4月,南京秦淮区成立了全省首个区级城市更新实体化运作部门——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,打造了小西湖、石榴新村、小松涛巷等一批特色鲜明、群众认可度高的城市更新试点项目。在积极推进居住类城市更新的同时,南京秦淮区还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,推动产业类、公共空间类、综合类等更新项目实施。其中,“悦动·新门西”城市更新项目于2021年正式挂牌“秦淮城市硅巷”,以“物联网+体育文化”产业为主导,现已集聚约30家科技型企业、近10家科研合作中心,4家高新技术企业,并提供超2200个就业岗位,2019年以来累计税收约4.6亿元,获得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子园区”等称号。

张京祥教授还在演讲中建议提升城市更新人才培养水平,打造南京“社区规划师”队伍。活动当天,“我是主办”秦淮社区规划师就历史文化保护相关政策、土地管理相关政策、产权相关政策、居住类城市更新规划设计、居住类城市更新规划管理相关政策、老城价值发掘相关交流等6个方面进行了主题宣讲解读。南京市规划资源局详规处处长苏玲逐一对分享与展示进行了点评,她指出,出于城市发展的惯性,目前的政策、机制大多针对增量发展而制定,在城市转型的趋势下,原有标准应同步转换,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汇总、分析问题,对城市更新提出更多思考与建议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社区规划师来自社会各个行业,他们当中有设计师、公务员、国企平台人员等。

活动最后,与会专家针对城市更新中的社区治理、文化传承、运营管理、财税及投融资等方面进行了圆桌交流。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